評論:《精靈寶鑽》——《精靈寶鑽爭戰史》,第一章: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
引言
J.R.R. 托爾金的《精靈寶鑽》是一部奠定中土世界神話基礎的作品,講述了世界最早的時代、神祇的作為,以及那些影響深遠的傳奇事件。在其核心篇章《精靈寶鑽爭戰史》中,第一章《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》承接了《埃努的大樂章》的宇宙創世敘事,並為後續更加敘事化的第一紀元歷史奠定基礎。這一章描繪了世界的根本秩序,詳細講述了阿爾達的塑造過程、維拉的角色,以及光與黑暗的起源。
與《魔戒》不同,本章並不關注個體角色的冒險或個人使命,而是以神話記載的方式展開,風格類似於古代神聖經典或史詩傳說。托爾金在此運用了莊嚴而富有詩意的語言,使整篇章節帶有一種超越時間的永恆感,使其不僅僅是故事的開端,更是整部《精靈寶鑽》的核心基石。
章節概要
《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》講述了世界最初的塑造、時間的確立,以及善與惡之間偉大鬥爭的開端。本章可分為幾個關鍵部分:
1. 阿爾達的塑造
在《埃努的大樂章》之後,降臨世界的埃努成為了維拉與邁雅,他們開始按照樂章的主題塑造阿爾達。然而,最強大的埃努——米爾寇(魔苟斯),卻試圖腐化並支配世界。
起初,阿爾達仍是未定形的混沌之地,而維拉竭力使其變得有秩序,塑造出山脈、海洋和平原。
2. 維拉與魔苟斯的鬥爭
米爾寇的反叛與不斷破壞,使得維拉被迫與他直接對抗。維拉的每一次創造,都會遭到米爾寇的惡意阻撓,這場鬥爭成為整部《精靈寶鑽》的核心衝突之一。
最終,維拉在西方建立了自己的王國——阿門洲,並在那裡建造了他們的堡壘維林諾,而中土世界仍然籠罩在米爾寇的陰影之下。
3. 光的創造與毀滅
為了為世界帶來秩序與美麗,雅凡娜創造了兩盞燈——伊露因與歐爾莫,照亮阿爾達的最初時代。
然而,米爾寇不願讓維拉自由地統治世界,他最終摧毀了這兩盞燈,使世界再次陷入混亂,這標誌著阿爾達歷史上第一次重大劫難。
作為回應,維拉撤退至維林諾,並在那裡創造了維林諾的雙聖樹——泰爾佩瑞安與羅瑞林,成為新的光源。它們的金色與銀色光輝,後來啟發了太陽與月亮的誕生。
4. 時間的確立
隨著雙聖樹的誕生,時間開始被計算。
這段時期被稱為雙樹紀元,先於精靈的甦醒與人類的統治。
主題與象徵
1. 光明與黑暗的對抗
在《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》中,最核心的主題之一便是光與暗的鬥爭,這也是貫穿整部《精靈寶鑽爭戰史》的重要母題。兩盞燈,繼而是雙聖樹,再到後來的太陽與月亮,都象徵著維護美與秩序的努力,對抗米爾寇的腐化與毀滅。
在托爾金的神話體系中,光不僅僅是一種物理現象,更承載了深遠的靈性意義。兩盞燈的毀滅標誌著神聖之光的首次重大流失,而這一模式又在雙聖樹的毀滅及精靈寶鑽的盜竊中重複出現。這些事件反映出一種持續不斷的歷史循環:創造、毀滅、試圖復興,卻又再度陷入黑暗。
2. 神聖秩序與混亂的對立
維拉代表著伊露維塔所構想的神聖秩序,他們依循大樂章的旋律塑造阿爾達,以和諧與美麗為目標。然而,米爾寇則象徵著無拘無束的野心與自私的慾望,他的存在不斷破壞這一平衡。
這場衝突與許多現實世界的神話有著相似之處,例如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眾神與泰坦的戰爭,或是祆教(瑣羅亞斯德教)中光明神阿胡拉·馬自達(Ahura Mazda)與黑暗神安格拉·曼紐(Angra Mainyu)的對立。
3. 毀滅與重生的循環
兩盞燈的毀滅導致了雙聖樹的誕生,這種模式顯示出托爾金神話體系中的循環性。歷史中的每一項偉大成就——無論是雙聖樹、努曼諾爾還是剛多林——最終都難逃毀滅的命運,但在破滅之後,往往會有新的光輝從灰燼中誕生。
這種「興衰更迭」的模式,反映了托爾金對於歷史的獨特觀點:文明的發展並非線性前進,而是如潮汐般起落,時而輝煌,時而沉淪,卻總有新的希望萌芽。
4. 維拉的孤立
在兩盞燈被毀後,維拉選擇撤退至阿門洲,在那裡建立了維林諾,作為和平與純淨之地,遠離中土世界的動盪與邪惡。然而,這一決策也帶來了深遠的後果:
由於維拉封閉了自己的國度,米爾寇得以在中土世界為所欲為,最終導致第一紀元悲劇性的衝突。
維拉的退隱既是一種智慧的表現(保護維林諾的神聖光輝),也是一種錯誤(放任米爾寇腐化世界),這種「不作為」的後果,成為托爾金作品中的一個重要思想——在邪惡面前的消極態度,往往會釀成更大的災難。
寫作風格與敘事結構
1. 聖經與神話般的文體
托爾金在本章的寫作風格極為正式,帶有濃厚的古代神話色彩。他使用莊重典雅的語言與嚴謹的敘事結構,使整體氛圍與宗教經典或古典神話相似,進一步強調這些事件的神聖性,彷彿它們是被載入「神之歷史」的一部分。
2. 詩意的描寫
托爾金對於維林諾、雙聖樹以及世界的塑造都有極為詩意的描寫。他擅長運用華美而富有韻律感的語言,將這些神話場景刻畫得如夢似幻,充滿莊嚴與神聖感,使讀者能夠強烈感受到世界誕生時的壯麗與奧妙。
3. 客觀敘述,卻具宏偉史詩格局
與《魔戒》不同,本章的敘事並未聚焦於個別角色,而是以歷史編年的方式呈現宏大的宇宙故事。在這種敘事風格下,人物如曼威、雅凡娜、米爾寇等,更多地代表了宇宙秩序與混亂的象徵,而非具有強烈個性的個體。這種手法使本章的敘事更具史詩感,如同古代傳說或創世神話一般,將讀者帶入一個遙遠而神聖的神話時代。
《精靈寶鑽》中的重要性
〈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〉 是整部《精靈寶鑽》的關鍵基石,它奠定了整個傳說體系的核心概念,包括:
善與惡的永恆對立——這場鬥爭貫穿整個中土世界的歷史,成為其發展的主軸。
光明的價值及其喪失——本章預示了精靈寶鑽的盜竊以及精靈的衰落,為後續的故事埋下伏筆。
維拉撤離中土的決定——這一舉動導致米爾寇的勢力在中土世界肆虐,影響深遠。
若無此章,後續許多《精靈寶鑽》中的重大事件——如費諾的叛變、雙聖樹的毀滅、諾多族的詛咒——將失去其更深層的神話意義。
結論
第一章 〈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〉 是一篇精湛的神話創作,完美體現了托爾金對於創造、鬥爭與重生的願景。雖然它缺乏《魔戒》中那種深入的個人角色弧線,但其磅礴的格局與深度,為《精靈寶鑽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,展現了影響阿爾達歷史的關鍵衝突與主題。
對於初次閱讀*《精靈寶鑽》的讀者而言,本章可能顯得艱澀且過於抽象,但隨著故事的展開,其重要性將逐漸浮現。這不僅僅是背景設定,而是構築整個中土世界的基石。透過其神話深度、神學意涵與詩意敘事,〈天地之初,萬物之始〉 無疑是托爾金傳說體系*中最重要且最優美的篇章之一。
- 點擊數: 393
電影
動作
冒險
動畫
喜劇
犯罪
記錄
戲劇
家庭
奇幻/科幻
電視
動作
冒險
動畫
喜劇
犯罪
記錄
戲劇
家庭
奇幻/科幻
歷史
阿拉巴馬州
旅遊
阿拉巴馬州